一个企业基金会的公益进化论
2017-12-29
2017年12月8日,上海浦东陆家嘴,汇聚财富的城市地标内,一场关于责任、理想与情怀的讨论正在进行中,这是由第一财经主办的第十届年度CSR榜单发布的系列活动之“善商业”论坛。作为企业基金会的代表,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苏蔷华女士受主办方之邀,担任论坛活动中“CSR进化论·企业基金会”圆桌环节的嘉宾,参与现场讨论。
(左二为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苏蔷华女士)
【成立基金会,是企业做公益最好的方式吗?】
践行社会责任、参与CSR活动,已逐渐成为商业界的潮流,创办企业基金会是其中重要的形式之一,根据知名行业组织基金会中心网的不完全统计,目前国内六千多家基金会中,约有1/7为企业基金会,黄奕聪慈善基金会是其中成立较早、治理状况较佳、知名度较高的一员,但面对主持人的提问,苏秘书长表示,是否成立基金会,还需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公益发展需求权衡,做好一个基金会并非资金雄厚就可水到渠成,假如财富是水,那么基金会的事业需要让无声、无形的水流通过战略化、系统化的精心运作,才能真正润泽受益者,才能深流入企业的基因中。
【科技改变生活,那公益呢?】
科技改变公益,也是今年论坛的主题之一,智能手机的普及、互联网+概念下的产业升级,在过去十年中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,公益,也早已不只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捐钱盖学校。你听说过可以让视障者阅读印刷文本的指戴设备FingerReader吗?你知道菜鸟智能算法与传统物流行业结合,每年可以节省近10亿个包装箱的使用吗?也许这些离我们还有点远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的创新案例:
案例一:2017年7月第二届“奕聪领导力建设夏令营”,我们为来自偏远地区的高中生介绍了十项未来最新科技,还带孩子们去参访了上海交大创业基地的3D打印项目。
案例二:2017年11月起在云南富宁启动的第二期“小太阳幼儿班”项目,将摒弃传统的固定式户外体育设施,转而尝试“安吉游戏”模式,为孩子们提供原料,鼓励孩子们自己搭建游戏和锻炼空间。
案例三:来自甘肃省会宁一中高三的张虹琳同学,是2017-18学年“奕聪奖学金”的获得者,患有先天性听障的她,借助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后听力的改善仍不理想,上课效率很低,只能用数倍的课余时间苦读,但顽强的她却保持着文科年级前三的骄人成绩。为了帮助她在接下来的高三和未来的大学时光里提升听课效率,基金会于12月份捐赠了一套笔记本电脑和蓝牙耳麦给她,老师讲课时佩戴耳麦,虹琳就能在电脑上通过讯飞语记平台接收实时转换的文字,不必再伸长脖子费力地读老师的唇语,转换成文字的笔记还能保存和分享给其他同学。
成长于企业背景之下的黄奕聪慈善基金会,并未在企业的光环下止步不前,而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公益之路,注重创新,注重能力提升,倡导深入而持续的关怀,未来,我们还将走得更远!